查看原文
其他

代表委员专访 | 潘路委员:加强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工作


“众所周知,考古现场出土或出水的文物,由于文物所暴露环境骤然改变(温湿度、光照、紫外线、氧含量、污染物等),部分文物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变化而损坏,一些脆弱文物和复杂遗迹,如未得到及时处理和安全提取,往往就会灰飞烟灭、不复存在。”长期从事文物科技保护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潘路告诉记者。



“根据统计,目前,我国考古现场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缺乏,加之对考古现场保护还不够重视,现场一些文物信息受到了损失。”潘路遗憾地说,此外,考古发掘现场涉及水下、南方潮湿地区和北方干燥地区等各类复杂考古环境,旧石器、新石器、历史时期均出土大量各种质地珍贵文物,这些因素都使得现场保护需要理论知识、实践水平都较高的专业人士。


潘路认为,大部分文物保护工作者平时主要从事室内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应对考古现场保护工作能力和经验不足。此外,考古发掘现场与实验室内文物保护所用的材料、技术与设备有所不同,现在考古发掘现场所需材料与技术设备还比较缺乏,需要针对性开展相应的研究与开发。


为此,潘路建议,针对重大考古现场,组建国家级、省市级考古现场保护协作领导组、专家组、项目组,形成必要机制,合理调动全国和省市级专业专家及保护修复人员,通过总结海昏侯、三星堆等重大考古项目中考古与保护有机结合的成功案例,建立合理有效的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人员管理体制机制,保障考古现场保护工作及随后的研究工作顺利运行。


同时,充分发挥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各种材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以及国家级、省市级博物馆、考古及文物保护研究机构的作用,组建区域性考古现场保护团队,应对所属范围内的考古现场保护与考古发掘工作。


“加强与考古学科的深度融合,明确现场保护是考古发掘的有机组成,积极把现场保护的行为纳入考古发掘必备体系之中,保护工作从被动变为主动,预判、全程参与,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标准化应用体系十分重要。”潘路说,还应加大考古现场文物保护技术设备研发支持力度,深入分析研究现场保护理念与对策,对传统材料和方法进行系统评估与改进,对新材料新方法进行检验、应用与推广,逐步建立我国各类考古现场文物保护技术标准与体系。


潘路认为,“相关专业院校应该开设考古现场文物保护课程,明确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特殊性、主要内容、特定材料与技术设备,引导学生明晰考古发掘现场保护的重要性和责任、义务。对在职和其他机构从事文物保护的专业人员定期举办考古现场文物保护专业人员培训班,推广现场保护方法、材料与技术设备的应用,逐步培养相对稳定的现场保护技术力量队伍。”


“对于一些重要且文物遗迹较为脆弱的考古项目和遗址,在申报考古发掘项目时,应充分评估现场保护工作需求,在考古发掘经费中列支相应经费,保障考古现场文物与遗迹保护的有效、及时开展。”潘路补充道。




采写:李   瑞 
编校:杨亚鹏 
审核:李   瑞
监制:李   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